
5月12日,湖北省的咸宁市迎来阴天,连续晴热的天气得到缓解。这天是护士节也是母亲节,咸宁市妇幼保健院的护士们换上红马褂,带着血压计、听诊器、常用药物和生活用品,来到咸宁市福利院,为那里的老人们送去节日的祝福和生活物资。这也是该院连续6年近百次来到这里。连续 6 年,每月一次。在咸宁市妇幼保健院,做志愿服务活动从来不需要动员“有物捐物,有力出力,挤时间也要去做志愿者”,已经成为该院医务工作者们的共识。
热心公益在咸宁市妇幼保健院由来已久,但真正形成规模,还得从6年前说起。2013年8月的一天,该院几个护士利用休息时间,带着水果和简单医疗器械,由护理部主任陈先姬发动并组织来到咸宁市福利院,希望通过所学的专业护理知识,为那里的老人做点什么。
那天,知道医院志愿者们要来,老人们早早就坐在院子里等候,个个脸上洋溢着孩童般的笑容。护士们带着血压计、听诊器,一下车便投入到陪老人聊天、帮老人体检、普及健康知识、建立健康档案的分工中。看到一些行动不便的老人房间凌乱,年轻的护士们二话不说,拿起扫帚就打扫。帮老人们晾晒被褥衣物,用轮椅推着老人散步,听他们讲自己过去的故事……半天的志愿服务活动充实而快乐。
临走的时候,福利院80多岁的彭爷爷笑着说“:希望以后有机会能再看到你们。”福利院院长告诉我们,老人膝下无子女,在福利院住了十几年,平时很少与人交流。那一刻,我们瞬间明白了老人内心的孤独与期盼。回医院的路上,大家约定下周再来,用行动把彭爷爷的期待变为实现。久而久之,每月去一次福利院就成了共识。
从帮老人们打扫卫生、修剪指甲、做健康体检,到为他们包饺子、表演文艺节目;从春天到冬天;从几个护士发展到全院医务工作者;从一个福利院扩展到全市好几个福利院。这一坚
守,就是6年。
6年间,你忙我顶,你有困难我来解决,一月一次,从未间断。在这群可爱的白衣天使中,不少都是独生子女,在家时可能连自己的事都顾不上,但到了敬老院,不怕脏,不怕累,挽起袖子就干。“通过做志愿服务,自己充实而幸福。这过程中感觉遇到了真正善良而真诚的自己。”护士韩巧说。该院现任护理部主任纪荣芝曾在朋友圈中写过这样一段话“,爱心是一股清流,洗涤着世间的尘埃;爱心是一股暖流,温暖着人们的心田”。这几年,为了做志愿活动,孩子抱怨过她陪伴的时间不多,丈夫埋怨过她顾家不够,可她只希望用行动帮助和感染更多的人。
“别人每一次的微笑和每一句感谢,都是对我最好的回报。”该院医保科主任雷宇明,原本对公益活动一知半解,自从参与了医院志愿活动,慢慢也热衷了起来。从被动参与到热心组织,从自发捐款到组织捐款,如今的她早已成为医院志愿者活动的主力,还带动一对双胞女儿一起做志愿服务。
做一件好事不难,难的是做一辈子好事。通过一带十,十带百,6 年间,该院200 多位干部职工几乎都穿过红马褂,参加过志愿者服务。他们每年都会坚持陪福利院老人过年,并为他们准备一次联欢活动,累计捐赠生活用品、衣物上万件,发放药品、义务体检金额共计数十万元。
“救死扶伤是我们的义务,服务社会是我们医务工作者的初心。”咸宁市妇幼保健院院长雷鸣表示,会将志愿者活动一直做下去,希望通过他们的绵薄之力,传递爱心,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为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“中国梦”而努力奋斗。